? 未來數月可能發生的多項重大事件、關鍵數據集、進展報告及貿易協定將決定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走向。待到秋季,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措施與財政政策的影響將趨于明朗,從而增強美聯儲調整政策的信心。
若您遵循"五月清倉離場"的季節性投資策略,現在或許需要重新考量,因為未來數月將決定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前景。
今夏將迎來若干重大事件、關鍵數據集、進展報告和貿易協定。待到秋季,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措施與財政政策的影響將趨于明朗,從而增強美聯儲調整利率的信心。
以下是影響全局的關鍵因素:
“大而美法案”
該法案的核心議程最快或于本周啟動。特朗普設定7月4日為國會通過所謂“大而美法案”的最終期限,該法案包含他的減稅措施及重點支出項目。
盡管眾議院已通過該法案的一個版本,另一個版本在參議院也取得了進展,但共和黨在兩院的微弱優勢,使最終方案敲定時間及具體條款仍存變數。
國會所需的利益交換可能使截止日期推遲至7月4日之后——尤其當數名共和黨人宣布不再尋求連任后,他們對特朗普施壓的抵抗力將增強。
華爾街預期減稅措施將刺激經濟和股市,債市則關注法案對美債的影響。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測算,參議院版的法案將在十年內使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
若財政沖擊再度顯現,美債收益率可能攀升,給美元帶來更大壓力。今年以來,美元已貶值10%,創逾50年來最差上半年表現。
債務上限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估計,除非上調債務上限,否則美國將在仲夏或夏末喪失償債能力。
盡管貝森特承諾美國永不違約,但提高債務上限需國會授權,只有這樣,財政部才能發行新債來償付利息及到期債務。
“大而美法案”擬將債務上限提高數萬億美元。與此同時,財政部正采取特別現金管理措施避免違約。
貝森特上周宣布將特別措施有效期延至7月24日,此舉顯然是在敦促國會在慣常的8月休會前提高債務上限。
如果未能提高債務上限并最終引發美國違約,將導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
關稅與貿易協定
自4月“解放日”以來,特朗普政府官員持續釋放即將達成重大貿易協定的信號。迄今為止,美國已與英國、中國達成協議,與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與此同時,特朗普"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于7月9日終止,屆時關稅將回調至曾引發股市暴跌的水平。
貝森特已暗示該期限可靈活調整,稱勞工節前可能會達成十余項貿易協定。但上周末特朗普重申希望終止談判,直接對各國單邊設定關稅稅率。
突然恢復高關稅將再次重創華爾街。市場原本預期最終稅率將穩定在多數國家10%、中國30%的可承受水平,此類稅率基本可以消化,不會造成過于嚴重的影響。
美聯儲
關稅及其通脹效應將極大影響美聯儲的利率決策,因為央行需要權衡是否要降低利率。迄今為止,物價數據尚未顯現關稅帶來的嚴重影響,部分聯儲官員視此為通脹溫和、適宜降息的佐證。
但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等決策者暗示,他們仍需要至少數月的數據,才能確認通脹確實處于正常軌道上。
若即將公布的數據表明關稅引發的通脹僅為短期波動,不會推升消費者的長期通脹預期,美聯儲或將于今秋啟動降息。
盡管特朗普要求美聯儲立即降息,但其行為反而可能增加決策難度。為了向市場證明其面對政治壓力的獨立性,美聯儲官員可能更不愿意降息。關稅戰再度升級將擾亂通脹形勢。而美聯儲"影子主席"的任命甚至可能引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內訌。
企業收益
從7月起,美國公司將陸續發布第二季度財報,華爾街將更全面地評估關稅及其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對盈利現狀與前景的影響。
由于年初各公司搶在關稅生效前囤積進口商品,第一季度財報未完全反映高稅率的影響。
隨著庫存見底,迫使公司要么提高售價,要么自行消化關稅成本,壓縮利潤率收縮。
在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導致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公司的收益還需要考慮到投資與招聘規模大小的影響。
白宮財政政策同樣會影響公司盈利:減稅措施、部分稅收抵免終止、國防支出增加及社會保障支出削減等因素正對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產生連鎖反應。
黑天鵝:中東局勢
以色列、伊朗與美國之間達成的脆弱的停火協議,壓低了油價,因為市場對供應突發中斷的憂慮有所緩解。
但特朗普宣稱若需削弱伊朗核計劃,將再度對伊朗實施轟炸。而關于伊朗核能力實際受損程度,各方報道眾說紛紜。
戰火重燃或致原油價格再度飆升,從而削弱消費者購買力,導致通脹再度升高,并令聯儲降息及經濟前景更趨復雜。
期望今年夏季一切順利。(財富中文網)
譯者:劉進龍
審校:汪皓